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1:32 点击次数:70
图片
2025大吉
NEW YEAR
图片
图片
图片
真正的功夫修炼,不仅需要外在的努力,更需要内在的领悟。只有将“求”与“悟”结合起来,才能达到功夫的至臻境界。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,在勤奋努力的同时,更要注重内心的觉醒和领悟!
图片
关注武宗
学
天下武功
图片
图片
意派拳 无招无式拳·意随心转成
图片
图片
以武学打开世界·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
意拳发力,这可不是光靠蛮力,而是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一致,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一样瞬间爆发出的力量。这种发力可以想象成什么呢?就像火药爆炸一样,砰的一下能量瞬间释放出来;也像大海里的浪涛,一波接一波势不可挡。所以老前辈们给它起了个特别形象的名字叫浑圆力,也叫爆炸力或者无所不争的争力。
简单说,就是你身体里蕴藏着一股强大的整体性的力量,能从四面八方各个角度发出来。关键在于你得先练好自己的内功桩法、试力,让身体达到一种整体协调的状态,然后才能把这股力量有效地发出去。要想发出这股厉害的浑圆力,可不是随便喊两嗓子就行的,得有几块“硬骨头”撑着:
第一块是精神上的,你得有股子无畏的精神,相信自己能行,这样才能把潜能激发出来。
第二块是利用惯性,就像开车急刹车,人会往前冲一样。发力的时候后脚使劲蹬地,前脚稳稳踩实,利用身体的惯性往前推。
第三块是身体内部的互争,想象你的身体像一个铸铁罐子,上下左右前后都互相拉扯、对抗,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劲。
第四块也是最神奇的一点,就是肌肉的松紧转换。平时肌肉放松,发力时突然收紧,产生一种像弹簧一样弹射出去的力量,甚至有点像电击的感觉。这4点缺一不可。
掌握了发力的基本原理,接下来就得练怎么用。首先是定位发力,顾名思义就是在固定的位置,朝着特定的方向去发力。这就像射箭,你得先瞄准靶心,才能一箭中的。我们通过模拟各种可能遇到的攻击情况,比如敌人从你前面、下方、上方、侧面或者后面袭来,来练习如何在这些特定位置、特定方向上精准地发出力量。这可不是瞎练,而是为了在实战中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对方的弱点,进行有效的打击。
咱们先说第一个,向前下方发力。想象一下,有人想从你肚子下面偷袭,这时候你的手和前臂就要向下拧转,像拧毛巾一样,然后猛地向前伸出去,手心完全朝下,好像要把对方的胸口给戳穿了。这时候你的身体要像一个巨大的锤子,手臂肘部像两颗钉子,上臂像两个弹簧。身体稍微往后一缩,再猛地往前冲,把力量送到肘间。注意这个力要像书法里的“力透纸背”一样瞬间爆发,然后立刻收回来,就像碰到烫手的铁块一样,一触即离。同时精神要高度集中,感觉全身的毛发都竖起来了,这样才能把所有能用的力量都调动起来。
再来看向前上方发力。这次是假设敌人想从你头上方打你,这时候你的头要稍微向后靠,带动身体做出一个正锁的姿势,就像拔河一样。手臂也要拧转着向前伸,但这次是向上伸,手指要斜着指向对方的脸部。这个动作特别强调三角螺旋力,就是身体和手臂形成一个三角形,互相拉扯,产生强大的旋转力。这种向上发力非常实用,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力量。
接下来是向左右方发力。如果敌人从你左边或者右边冲过来,怎么办?这时候你的头要作为主导,向相反的方向靠去,比如敌人从左边来,你就向右靠,反之亦然。同时你的手臂要向下拧转,手心朝下,然后迅速向敌人来袭的方向撞击。这个动作主要依靠身体上下之间的相互拉扯,形成一种横扫的力量。你可以想象成左右开弓,或者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横扫千军。
最后一种定位发力是向后下方发力。这个有点意思,是假设对方想抓住你的手腕或者胳膊,想把你拉过去。这时候你不能硬抗,而是要巧妙地应对。你的手腕稍微一拧,拳头猛地攥紧,然后后腿使劲向下踩,身体猛然向后下方一沉,好像要把对方的拉力给挣断一样。做完之后立刻恢复原状,这个动作的神情要像突然被吓到一样,非常迅速。这是一种典型的后发制人,以柔克刚的技巧,利用对方的拉力,反作用于对方。
定位发力是静态的,但实战中人总是在移动的,所以我们还要学习行走发力,简单说就是边走边打。步伐要灵活,像猫一样轻盈,又像螳螂一样,腿脚提起来、缩回去的时候要快而有力。走路的时候身体要像被吊起来一样,上下起拔,保持轻松自如,但精神上要充满豪气。这种步法我们叫摩擦步,走起来路线像一个三角形,所以也叫三角步,这样既能保持移动,又能随时准备发力。
具体来说,前进或者左右移动发力,就是在走三角步或者摩擦步的时候,当你准备发力的一刹那,后脚猛地蹬地,前脚跟着落下,力量就通过这个动作发出去了。你可以向前走,也可以向左或向右横移,根据实际情况选择。记住,腿脚的动作要像螳螂一样迈步,要像猫一样轻巧,整个过程身体要保持那种被吊起来的感觉,神情轻松,但精神要高度集中,随时准备应对。
除了前进,后退的时候也能发力,这就是退步发力。同样是走三角步,当你向后撤退一步,脚一落地就可以立刻向前发力,就像前面讲的向前上方发力那样。这里的关键在于当你后退时,原本在前的手变成了后手,而后手则变成了前手。比如你左脚后撤,右手不动,等左脚落地的瞬间就用右手猛向前撞,这是一种出其不意的反击,利用了退让制造的空档,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。
还有一种是在活步中向后下方发力,这个和前面的定位向后下方发力类似,但步伐更灵活。你可以用三角步随意移动,前进后退都可以,然后突然停住,紧接着向后下方发力。这个动作的好处在于它结合了灵活的移动和突然的反击,让你在不断变化的位置中也能保持防御和反击的能力,就像在战场上你一边撤退,一边寻找机会反击。
接下来是活步腿脚发力,这个主要是针对腿和脚的。当你快要接触到对手的时候,你的后脚突然提起,脚尖向前伸出,同时你的头要向上顶,想象你的头已经碰到对方的身体了。然后头和脚腕之间产生一种强烈的拉扯力,接着踏地的腿要用力向前推送,把力量直接送到脚尖。如果是膝盖发力也是类似的,只是小腿不往前伸,力量集中在膝盖上。这种发力方式非常直接,适合近距离搏斗,寸土必争。
最后一种是活步肩肘发力,这是在非常近的距离,其他发力方法都用不上时,用来对付贴身缠斗的。当你被对方逼近,几乎贴在一起了,这时候你可以先把前手收回,然后头向上顶,脖子稍微一拧,后脚猛地蹬地,身体的力量突然冲击到肩膀上。如果是肘部发力,动作类似,但力量集中在肘部。这种发力不需要很大的距离,依靠的是身体的紧绷和突然的冲击,非常适合近身缠斗,用的是寸劲,也就是短距离内的爆发力。
前面讲了这么多定位发力和行走发力,都是在练习怎么发力量,但光会发还不够,得知道怎么用。所以接下来就是实做环节,也就是把发力应用到实际的对抗中去。这就像学游泳,光在岸上比划是没用的,得下水去游。实作主要包括搭手、打沙袋和散打,通过这些练习,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实战意识,提高在复杂情况下的应变能力,为最终的技击自卫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搭手练习可以说是两人之间的零距离接触,它的核心思想是保护自己的中线,也就是从鼻子到胯部中间那条线,这是人体最脆弱、最重要的部位。双方手臂搭在一起,像在跳舞一样互相试探、推拉、旋转。你可以单手搭,也可以双手交错搭,关键是要守住自己的中线,不让对方的力量侵入,同时也要时刻寻找对方的破绽,伺机反击。步伐也很重要,有时候进半步或者退半步就能把对方打出去,这就像下棋,既要防守也要进攻,步步为营。
打沙袋,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,但它在武术训练里可不只是用来发泄情绪那么简单。我们打的沙袋里面会放一个硬芯,外面裹上软布,这样软硬适中,能更好地模拟人体的硬度和弹性。你可以用拳、掌、肩、肘、膝、脚等各种部位去打,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力量去击打。这不仅能锻炼你的力量、速度和耐力,还能提高你的反应速度和实战意识。每次打完你都会感觉身体被实实在在地锤炼了一遍。
散打就是没有固定套路的自由搏击,你可以用任何方法从任何角度去攻击对方,也可以用任何方法去防御,当然前提是你要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,比如丁八步站稳,重心放在后面,手臂前后撑开等等。在散打练习中,你可以带上拳击手套,穿上护具,尽情地打、闪、躲、攻。这能让你在最接近真实对抗的环境下锻炼自己的条件反射,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。记住,散打不是瞎打,而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灵活运用所学的各种技巧。
说了这么多练习,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自卫,这才是武学的魂,是习武的最终目的之一。真正的自卫能力不是靠临时抱佛脚,而是要在平时就养成一种习惯,随时随地都保持警惕,一举一动都带着神经支配和意念领导。要做到守中,就是守住自己的中线;用中,就是攻击对方的中线。要懂得借势借力,用最小的能量获得最大的效果。遇到危险时要有大无畏的精神,静如处子,动如脱兔,展现出那种猛虎下山的气势。
武术不仅仅是打架,它也是一种艺术,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,这就是剑舞。当你通过桩法练习,达到了体整如柱,身如千贯,肌肉若一,毛发如戟的境界,你的身体就会变得非常协调灵敏,这时候就可以进行剑舞了。王芗斋先生总结了4种:挥浪、游龙、鹤戏、惊蛇,这四种舞姿分别体现了水的柔美,龙的灵动,鹤的优雅,蛇的迅捷。剑舞不仅能锻炼身体,更能抒发情感,陶冶情操。如果你能悟透了,甚至可以将拳法和剑法结合起来,配上音乐翩翩起舞,那真是既娱乐身心,又能提升武学境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台风“杨柳”即将登陆,广东多个景区关闭,广州14日起有大暴雨,高温天气缓解
下一篇:没有了